“酣歌古道傍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酣歌古道傍”出自宋代葛绍体的《早发西城即景》。
“酣歌古道傍”全诗
《早发西城即景》
宋代 葛绍体
天台今日去,步步紫云乡。
麦浪涨新绿,花风吹旧香。
屏开千嶂远,带绕一溪长。
游冶谁家子,酣歌古道傍。
《早发西城即景》葛绍体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早发西城即景》是宋代葛绍体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早晨离开西城,眼前是一片紫色的云彩。麦浪涨起嫩绿色,花香被微风吹拂。屏障打开,千山峻岭遥远可见,一条溪流环绕而过。不知是哪个家的游子,在古道旁欢快地歌唱。
这首诗词以描绘早晨离开西城的景象为主题,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。诗人以清新、生动的语言,将大自然的景致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,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
诗中的\"紫云乡\"、\"麦浪\"和\"花风\"等词语,通过形象的描写,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展现出来。\"紫云乡\"暗示着天台的美丽和神秘,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;\"麦浪\"和\"花风\"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活力,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。
诗中的\"千嶂远\"和\"一溪长\"描绘了远山和溪流的景象,通过景物的疏离感,突出了游子离开家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。与此同时,\"千嶂远\"和\"一溪长\"也传达了旅行的艰辛和漫长,增加了诗词的情感深度。
最后两句\"游冶谁家子,酣歌古道傍\"表现了一种豪迈和自由的心态。诗中的\"游冶\"意味着自由自在地游荡,\"酣歌\"则表达了欢乐和释放情感的心情。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在古道旁独自歌唱的游子形象,表达了对自由、无拘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,展现了诗人对自由、美好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家乡和亲情的思念之情。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,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,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家乡、亲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。